高级检索结果页
欢迎来到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登录 注册
关于我们
 
您当前的位置:图书 > 一本书读懂5G技术

一本书读懂5G技术

ISBN:
版印次:
作者:
出版时间:
定价:

5G终将一统互联网、移动网和物联网,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,“零”时延的操作感知,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,将拉近万物的距离,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。 《一本书读懂5G技术》采用从总体到细节的顺序提纲挈领地介绍了5G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。从5G和LTE的对比中,本书梳理出技术发展的脉络,帮助读者了解技术继承点在哪里,技术突破点在哪里。本书尽量以图表的方式来阐述技术,观点清晰、信息密度高。在阐述5G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的时候,尽量使用通俗、简洁的语言,总结了很多5G方面的打油诗、行业俗语,使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愉快。 《一本书读懂5G技术》是5G技术的科普读物,适合5G项目管理者、营销人员、售前支持人员、工程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,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通信工程、网络工程、物联网和计算机等专业的5G技术教材或参考读物。

前言 第1篇5G总体 第1章移动制式演进 11从两个著名的公式说起 111光速公式 112香农公式 12从1G到5G 121无线移动化——1G 122移动数字化——2G 123数字宽带化——3G 124网络全分组化——4G 125三T融合化——5G 126速率发展历程 127业务支撑历程 128终端演进历程 133GPP协议演进 1313G各协议版本主要技术特征 1324G各协议版本主要技术特征 1335G各协议版本主要技术特征 1345G的“圣经” 14展望6G、7G 1416G愿景 142连接意念的7G 143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第2章基础概念解析 21资源分配类 211静态、动态 212集中、分布 213共享、专用 214复用、分集 215竞争、调度 22网络架构类 221分离、解耦 222统一、融合 223层级化、扁平化 224自组织、网状网 23信息交互类 231C/S、B/S 232请求/响应 一本书读懂5G技术目录233订阅/通知 234转发/重定向 235基于事件/基于周期 第3章5G需求和愿景 31三大场景 311IMT-2020推进组的5G需求 3125G的需求特征 3135G的三大场景 3146G的三大场景 32关键能力指标 3215G的九大指标 3226G指标的展望 第4章5G应用及商业模式 415G应用方案框架 4115G基础业务类型 412端管云架构 413行业方案设计思路 42新场景、新应用 421车联网 422VR+AR 423无人机 424工业物联网 425智慧城市 435G应用商业模式探讨 4315G时代商业发展趋势 4325G时代商业模式 4335G典型应用商业模式 第2篇5G网络架构 第5章两侧三云架构 51网络架构演进 511无线侧视角 512核心网侧视角 513主要功能视角 52架构变革技术 521软硬件解耦——NFV 522控制转发分离——SDN 523天涯咫尺——云 535G三朵云 531主设备视角 532承载网视角 第6章5G无线网架构 61RAN的集中和分布 611一体式基站架构 612分布式基站架构 613C-RAN架构 6145G RAN架构 625G RAN网络架构关键技术 621统一接入技术 622协议定制化部署 623无线感知和智能控制 624以用户为中心的接入网 635G基站形态演进 6315G基站形态 6325G无线目标网 645G 组网方式 641CA与DC 642MCG与SCG 643NSA与SA 第7章5G核心网架构 71服务化架构 711SBA和SBI 712无状态设计 713NF的发现和选择 714网络开放功能 715网络通信路径优化 72CUPS 721CUPS的架构 722CUPS的数据包转发 73网络切片 731网络切片的技术特征 732网络切片架构 733网络切片应用部署 74边缘计算 741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 742边缘计算部署和架构 743MEC的典型应用 75QoS管控机制 7514G QoS 和5G QoS架构对比 7524G QoS和5G QoS参数对比 7535G QoS流量映射 76从VoLTE到VoNR 761VoNR方案 762IMS域的5G架构演进 763VoLTE和VoNR业务承载建立 第8章5G承载网架构 815G承载网需求 811大带宽 812低时延高可靠性 813高精度同步 814网络切片 815敏捷网络 825G承载网架构 8215G承载网的部署方式 8225G前传 8235G中回传 835G承载网关键技术 831灰光和彩光 832FlexE和FlexO 833灵活带宽调整技术 834分组转发层技术 835L2VPN和L3VPN 第3篇5G空口技术 第9章5G无线关键技术 91大规模天线阵列 911Massive MIMO技术原理 912Massive MIMO的技术优势 913Massive MIMO场景部署方案 92密集组网 921UDN的主要特点 922UDN关键技术 923UDN场景化部署 93毫米波和可见光 931毫米波的优缺点 932可见光通信 94新多址接入 941NOMA的关键技术 942几个重要的NOMA技术 95双工技术 951灵活双工 952同频同时双工 96D2D 961D2D通信方式 962D2D技术特点 963D2D技术的应用 97上下行解耦技术 第10章5G空口资源 101μ参数 1011μ与频域 1012μ与时域 10135G 空口资源框架 102时域资源 10215G NR帧结构 10225G NR时间单位 1023灵活时隙配置 1024自包含帧 103频域资源 1031频域资源基本单位 1032BWP 1033信道带宽和保护带宽 104空域资源 1041从码字到天线端口 1042准共址 第11章5G物理信道和信号 1115G NR和LTE信道结构比较 1111三类信道、两个方向 11125G NR逻辑信道 11135G NR传输信道 11145G NR物理信道和信号 1115信道映射 112下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121下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1122下行物理信道与信号时频域分布 1123SSB 1124PDCCH 1125PDSCH 1126CSI-RS 113上行物理信道与信号 1131上行物理信道处理过程 1132上行物理信道和信号时频域分布 1133PRACH 1134PUCCH 1135PUSCH 1136SRS 1145G NR物理信道的使用 1141小区搜索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号 1142随机接入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号 1143下行数据传输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号 1144上行数据传输涉及的物理信道和信号 参考文献

机工科技数字图书馆